如何高效学习

猩球驿站 1年前 ⋅ 294 阅读
  1. 引言 在某些领域,尤其技术更新较快的对学习能力要求越来越高,如何快速学习,有助于在该领域获取更多的主动权,从而为职业发展带来更多机会。目前学校推行的题海战术,本质上是一种机械记忆式学习,这是一种“耗时多,学得少”的糟糕学习方法,本文分享一种系统式学习方法,探讨如何花少的学习时间(学的少),去获取好的学习效果(会的多),供各位看官探讨。

  2. 系统式学习概述 把网状的思考,用树状的语法结构,转换成线性字符串的过程。(选自《风格的感觉》)

     这段话描述了系统式学习的本质:如何形成一个网状知识结构,把零散的知识进行适度的结构化。
    
     网状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类似于城市的构建。其中,知识点是城市中的建筑单元,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城市道路,城市的服务能力如何取决于通往各类功能建筑单元的便利性。简单而言,可将整个知识网络的构成分成如下几个阶段。
    

2.1 需要哪些建筑单元 根据你要造建的城市定位,规划所需的建筑单元。比如要打造金融城市,就要构造各类银行、保险、证券公司等建筑,类比到知识网络,就好比掌握一本书的知识,要理解目录展示的内容。

2.2 如何建造这些建筑单元 不同的建筑单元,要求的建造标准不一样,难易程度也不一样,需要根据不同特点选择合适方法。

2.3 如何拓展建筑单元 为了更好的发挥建筑的作用,一般需要配备配套设施。比如建造小区时,为了更好提供服务,一般会在附近配套公园、商场、地铁站啥的,并且在各个建筑单元之间配备各类道路,比如自行车动车道、小路、国道等。这本质上是局部结构化了这些知识点,一定程度上方便大脑的记忆和理解。

2.4 发挥价值 最终的目的是希望享受城市的某项服务,比如想去商场购物。城市建立的道路越多,去商场也就越便利。对应着知识点结构化程度越高,理解越好。这也决定了你学习某些领悟的知识比较快,是由于这些领域涉足多,好比城市中的繁华的建筑,道路交通好,自然容易找到;相反不熟悉的领域犹如刚开发的城市,道路等配套设备不完善,定位建筑物不方便,更有甚者容易迷路。

3.学习技巧 3.1.获取信息 信息的输入源是多元化的,比如听到的、看到的、闻到的,都有可能成为输入的素材。该阶段实际上是简化要输入的信息,从全局层次把握,避免过于细节而导致重要信息遗漏。为了尽可能获取更多的信息以备筛选输入,需要增加信息摄入量,比如读更多的书,合适的阅读方法,以下方式可以参考:

  1. 精读

  2. 泛读

  3. 听书、听课

4.写日志等等。

3.2 理解 知识是处理后的信息集,在处理信息前,建议对信息进行分类,比如可将要处理的信息分为必要信息和关键信息。必要信息是该领域必须掌握的,好比建大楼需要打好地基一样。这好比学校的课程一样,大一安排一些前导课程等基础课程一样,方便后续的其它课程学习。关键信息是一些抽象层次高的,没有啥逻辑的信息,比如学习高数时的导数。

对于必要信息,需要花时间去掌握,并且尽可能掌握更多的关联知识,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,把地基打的更深,这好比计算机专业的奉计算机“黑皮书”系列为圣经,是必读书籍。

对于关键信息(无逻辑)则可以参考:

比喻法:如看书速度就是看的字数和时间的导数。

简记法:适合那种没啥逻辑的信息,如八国联军可以简单记为“饿(俄)的(德国)话(法国)每(美国)日(日本)熬(澳奥匈帝国)一(意大利)鹰(英国)”。

理解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。

  1. 原样笔记:该方式是理解了其中的要点,对重要内容进行复制,也对内容有了一定理解。

2.批注笔记:该种方式会加入一些理解或者观点,对理解的理解更为深入,比如写博客或者日志等等都是此方法。

3.复述或讲述:内容可以复述或者讲述给别人听,最好让别人理解,这是最高层次的理解。

可以根据信息难易程度或重要程度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。

3.3 拓展信息 单个的知识点记忆并不牢靠,如果能够将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关联扩展,学习也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1.关联法:对于事件类信息,比如重大历史事件,可以按照时间以及重大事件进行信息的串联。

2.图表法:人类擅长处理图形信息,将知识按照流程图或者思维拓展图的方式就行整理,能够更进一步理解知识,在这里推荐XMind思维导图软件。

3.信息压缩:人的大脑和计算机一样,存储空间有限,需要适时进行压缩整理。比如采用简化的笔记批注、简写或者图形来记住所学知识,将书本阅读越“薄”。

3.4 应用 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,彻底掌握一门知识,要多花时间去实践,好好“刷题”。如果可以通过写博客,拍教学视频或者讲授给其他人,能让读者比较好的接受,这其实是另一个层次了。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,目的在于巩固疗效,常见的配方如下:

  1. 如果你在学习一门编程语言,可以写个小软件或者在GitHub上利用所学提交一个小工具。

  2. 如果看了本书或者电影,你可以写篇博客或者影评来整理领域到的内容。

  3. 如果想了解比如搜索引擎领域的研究成果,在看了很多论文以后,可以写篇综述来加深对现有研究工作的理解。


全部评论: 0

    我有话说: